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盐铁 辩论

盐铁 辩论

关键词:盐铁 辩论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漳县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zhangxian.ccoo.cn
  • 感谢 gszx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383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汉武帝死后第六年,即昭帝始元六年(公元前81年),在西汉朝堂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,辩论的目的是“问民间所疾苦。”[1]参加辩论的一方是来自基层的贤良文学,无职无权。另一方则权高势重,分别是丞相车千秋、御史大夫桑弘羊及其他们的属员。这次会议由桓宽作记录,整理成书,就是现存的《盐铁论》。

根据西汉的选官制度,丞相、列侯、刺史、守、相都有义务向朝廷推荐人材,文帝诏“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”[2]。武帝初年,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,提出了“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,各择其吏民贤者,岁贡各二人,以给宿卫”[3]。云光元年(前134年),武帝“初令郡国举孝、廉各一人”。后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、按比例选举。为了督促官员推荐人材,武帝规定二千石“不举孝,不奉诏,当以不敬论;不举廉,不胜任也,当免”[4]。又令公卿、郡国举茂才、贤良方正、文学等。漳县所属陇西郡,当时户五万三千九百六十四,口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二十四。按照上述选举制度,此次盐铁辩论,当有来自陇西郡的熟悉盐业情况的贤良方正。政府这一方,既然主要讨论盐铁官营的利弊,全国三十六处盐官应当全部与会,漳盐盐官也不例外。

文学直截了当、开门见山表明了自己的主张,认为“今郡国有盐、铁、酒榷,均输,与民争利。”结果“散敦厚之朴,成贪鄙之化。是以百姓就本者寡,趋末者众。”要求“罢盐、铁、酒榷、均输,所以进本退末,广利农业。”

桑大夫沉着应战,明言官营盐铁是备边之需,“匈奴背叛不臣,数为寇暴于边鄙,备之则劳中国之士,不备则侵盗不止。先帝哀边人之久患,苦为虏所系获也,故修障塞,饬烽燧,屯戍以备之。边用度不足,故兴盐、铁,设酒榷,置均输,蕃货长财,以佐助边费。今议者欲罢之,内空府库之藏,外乏执备之用,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,将何以赡之?”因此“罢之,不便也。”

文学反对穷兵黩武,力主以德服人,曰:“古者,贵以德而贱用兵。孔子曰:‘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’今废道德而任兵革,兴师而伐之,屯戍而备之,暴兵露师,以支久长,转输粮食无已,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,百姓劳苦于内。立盐、铁,始张利官以给之,非长策也。故以罢之为便也。”

执政大臣认为国家正在用武之际,必须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,力主盐铁官营。大夫曰:“古之立国家者,开本末之途,通有无之用,市朝以一其求,致士民,聚万货,农商工师各得所欲,交易而退。《易》曰:‘通其变,使民不倦。’故工不出,则农用乏;商不出,则宝货绝。农用乏,则谷不殖;宝货绝,则财用匮。故盐、铁、均输,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。罢之,不便也。”[5]

又曰:“边用度不足,故兴盐、铁,设酒榷,置均输,蕃货长财,以佐助边费。今议者欲罢之,内空府库之藏,外乏执备之用,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,将何以赡之?罢之,不便也。”[6]

文学认为盐铁官营即是与民争利,有争民利富国之嫌疑,曰:“昔文帝之时,无盐、铁之利而民富;今有之而百姓困乏,未见利之所利也,而见其害也。且利不从天来,不从地出,一取之民间,谓之百倍,此计之失者也。无异于愚人反裘而负薪,爱其毛,不知其皮尽也。夫李梅实多者,来年为之衰;新谷熟而旧谷为之亏。自天地不能两盈,而况于人事乎?故利于彼者必耗于此,犹阴阳之不并曜,昼夜之有长短也。[7]

执政坚定地认为:“盐、铁之利,所以佐百姓之急,足军旅之费,务蓄积以备乏绝,所给甚众,有益于国,无害于人。”同时又指出放任民间自由樵采,会造成割据反叛。

文帝之时,纵民得铸钱、冶铁、煮盐。吴王擅鄣海泽,邓通专西山。山东奸猾,咸聚吴国,秦、雍、汉、蜀因邓氏。吴、邓钱布天下,故有铸钱之禁。禁御之法立而奸伪息,奸伪息则民不期于妄得而各务其职不反本何为?[8]

异时,盐铁未笼,布衣有朐邴,人君有吴王,皆盐铁初议也。吴王专山泽之饶,薄赋其民,赈赡穷乏,以成私威。私威积而逆节之心作。夫不蚤绝其源而忧其末,若决吕梁,沛然,其所伤必多矣。太公曰:‘一家害百家,百家害诸侯,诸侯害天下,王法禁之。’今放民于权利,罢盐铁以资暴强,遂其贪心,众邪群聚,私门成党,则强御日以不制,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。[9]

令意总一盐、铁,非独为利入也,将以建本抑末,离朋党,禁淫侈,绝并兼之路也。古者,名山大泽不以封,为下之专利也。山海之利,广泽之畜,天地之藏也,皆宜属少府;陛下不私,以属大司农,以佐助百姓。浮食奇民,好欲擅山海之货,以致富业,役利细民,故沮事议者众。铁器兵刃,天下之大用也,非众庶所宜事也。往者,豪强大家,得管山海之利,采铁石鼓铸,煮海为盐。一家聚众,或至千余人,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。远去乡里,弃坟墓,依倚大家,聚深山穷泽之中,成奸伪之业,遂朋党之权,其轻为非亦大矣![10]

文学指出盐铁官营加重百姓负担,曰:“县官笼而一之,则铁器失其宜,而农民失其便。器用不便,则农夫罢于野而草莱不辟。草莱不辟,则民困乏。故盐冶之处,大傲皆依山川,近铁炭,其势咸远而作剧。郡中卒践更者,多不勘,责取庸代。县邑或以户口赋铁,而贱平其准。良家以道次发僦运盐、铁,烦费,百姓病苦之。”[11]

双方争论十分激烈,言语中充满浓烈的火药味,文学曰:“文学不中圣主之明举,今之执政,亦未能称盛德也。”[12]这次辩论,虽冠名为盐铁论,实际上双方辩论的话题非常广泛,就实质是儒家学说中的“义利之辩”,双方依据的仍是《传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论语》等儒家经典。贤良文学饱读儒家经典,基本全盘继承了孔子的保守思想,在逐名追利的时代显得迂阔,自然不被统治阶级所接受,但也确实反应了盐铁官营的一些弊端,促使朝廷作出了修改。执政大臣如桑弘羊等,能因时而变,不再墨守成规,大胆言利,无疑具有进步意义。另外他们也揣摸到汉武帝好大喜功的心理,为皇帝敛财不遗余力,显的更像法家学派。

贤良文学引经据典,口若悬河,充分展现了善辩的才干,执政大臣明显处于劣势,如大夫的神色始“缪然不言”,继“不悦,作色不应也”,后来“勃然作色,默而不应。”大夫不行,御史上阵,结果也被驳的“默不对”“默不答也。”最后丞相亲自出马论战,也是“默然不对”。论战到后来,“公卿愀然,寂若无人。于是遂罢议止词。”[13]正如《盐铁论》最后评论的那样,“余睹盐、铁之义,观乎公卿、文学、贤良之论,意指殊路,各有所出,或上仁义,或务权利。”争论过程中,贤良文学“舒《六艺》之风,论太平之原。智者赞其虑,仁者明其施,勇者见其断,辩者陈其词。訚訚焉,侃侃焉”[14]。大臣辩论的失败,作者认为“公卿知任武可以辟地,而不知广德可以附远;知权利可以广用,而不知稼穑可以富国也。近者亲附,远者说德,则何为而不成,何求而不得?不出于斯路,而务畜利长威,岂不谬哉!”[15]

会议的结果,虽没有完全采纳贤良文学的意见废罢盐铁官营,但取消了酒的专卖和关内铁官,对汉武帝官营政策作了限制和修改。

盐铁辩论,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布衣与公卿之间,就国家的现行政策进行的少有的平等对话,贤良文学没有自卑,也没有胆怯,更看不到后世常见的阿谀奉承。执政大臣亦没有以势压人,以大压下。可谓是一场平等的较量。著名史学家班固赞道:所谓盐铁议者,起始元中,征文学贤良问以治乱,皆对愿罢郡国盐铁、酒榷均输,务本抑末,毋与天下争利,然后教化可兴。御史大夫弘羊以为此乃所以安边竟,制四夷,国家大业,不可废也。当时相诘难,颇有其议文。其辞曰:“观公卿贤良文学之议,‘异乎吾所闻’。闻汝南生言,当此之时,英俊并进,贤良茂陵唐生、文学鲁国万生之徒六十有余人咸聚阙庭,舒六艺之风,陈治平之原,知者赞其虑,仁者明其施,勇者见其断,辩者骋其辞,龂龂焉,行行焉,虽未详备,斯可略观矣。中山刘子推言王道,挢当世,反诸正,彬彬然弘博君子也。九江祝生奋史鱼之节,发愤懑,讥公卿,介然直而不挠,可谓不畏强圉矣。桑大夫据当世,合时变,上权利之略,虽非正当,巨儒宿学不能自解,博物通达之士也。然摄公卿之柄,不师古始,放于末利,处非其位,行非其道,果陨其性,以及厥宗。车丞相履伊、吕之列,当轴处中,括囊不言,容身而去,彼哉!彼哉!若夫丞相、御史两府之士,不能正议以辅宰相,成同类,长同行,阿意苟合,以说其上,‘斗筲之徒,何足选也!’”[16]



[1] 《盐铁论•本议》。

[2] 《汉书》卷4《文帝纪》。

[3] 《汉书》卷56《董仲舒传》。

[4] 《汉书》卷6《武帝纪》。

[5] 《盐铁论•本议》。

[6] 《盐铁论•轻重》。

[7] 《盐铁论•非鞅》。

[8] 《盐铁论•错币》。

[9] 《盐铁论•禁耕》。

[10] 《盐铁论•复古》。

[11] 《盐铁论•禁耕》。

[12] 《盐铁论•相刺》。

[13] 《盐铁论•取下》。

[14] 《盐铁论•大论》。

[15] 《盐铁论•大论》。

[16] 《汉书》卷66《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》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